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伊斯蘭國的崛起

伊拉克本為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惟經歷1990年的波斯灣戰爭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後,當地政治局勢分裂得支離破碎。在兩次戰爭中,美國主動參一腳,亦導致自身從此捲入難以抽身的消耗戰,國內經濟嚴重受挫。始料不及的是,美國的軍事行動猶如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令伊拉克出現政治真空,打破國內勢力平衡,甚至冒出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伊拉克至今仍未走出亂局,整個國際社會仍要背負這場戰爭的沉重包袱。

分處兩河流域左右的伊拉克和伊朗,多年來就邊境糾紛、宗教矛盾、民族仇恨而各不相讓。兩國均為產油大國,在中東地區舉足輕重,惟均在美國的邪惡軸心國家榜上。三國之間同時互相利用、相互對抗,關係錯綜複雜。2003年3月20日,當世界仍活在911襲擊的恐懼中,美軍以打擊恐怖主義和取締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在伊拉克投下第一枚劃破長空的炸彈,為中東以至國際政局新時代改變拉開序幕。

在經歷了勞財傷民的兩伊、波斯灣以及伊拉克等多場戰爭後,伊拉克和伊朗的國勢發展從此截然不同;在前總統薩達姆2003年被美軍生擒並問吊處死後,伊拉克新政權站不住陣腳,爆炸、槍擊和劫持人質事件頻生,並孕育了「伊斯蘭國」(IS)的前身,阿拉伯聯盟曾形容:「地獄之門已在伊拉克打開」;伊朗戰後繼續遭受美國等西方列強制裁,但她成功把握時機,乘美國在伊拉克及阿富汗泥足深陷期間,大力研發核武並在區內擴展勢力,當IS在中東湧現時,美國已發現伊朗的崛起已不可逆轉。

二戰後美國積極在中東建立勢力,自90年代起主導了兩場波斯灣戰爭。兩場戰爭耗費巨大,對美國的財政構成重大負擔。美國因為戰爭跟伊拉克交惡,中國和俄羅斯公司成為伊拉克石油的最大贏家。此消彼長下,中俄兩國趁機崛起。

外界分析認為,兩次波斯灣戰爭分薄了美國對中俄的資源及專注力,令兩國可以乘機加強自己實力,甚至擴張勢力。而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無疑損害了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公信力,與及跟其他盟友的關係。

美國放虎歸山

美國退休將領佛林(Michael Flynn)曾是美國駐伊拉克與阿富汗特種部隊的指揮官,也曾居美國最高軍情首長,直率批評布希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一大失敗,無形中助長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的成長。他也說,美國人在911恐怖攻擊後被憤怒情緒蒙蔽,未能選擇有效的反恐策略,出兵伊拉克根本是大錯特錯。

佛林中將近日接受德國《明鏡》周刊專訪,痛批伊拉克戰爭是「一大錯誤」,「雖然(伊拉克總統)海珊殘暴不仁,但直接除掉他是個大錯。」他說:「利比亞的格達費也一樣,現在利比亞已國不成國。插手伊拉克是一大失策,歷史教訓告訴我們不該接受這種決定。」

《明鏡》記者詢問佛林是否覺得,如果不是伊拉克巴格達動亂,「伊斯蘭國」就不會有今天這規模?佛林毫不猶豫回答:「對,絕對是。」

佛林在美軍有30餘年資歷,他認為美軍在911恐怖攻擊後的回應不夠周詳,且明顯依照錯誤的認知行事。「911剛發生時,大家都被情緒沖昏頭,反應都是:『那些混蛋在哪裡,我們去殺了他們,抓到他們。』」佛林指出,應思考的是恐怖份子為什麼要針對美國攻擊,但布希政府只想到,鎖定恐怖分子所在,然後攻擊那個國家,「我們就這樣失策地走錯方向。」

911之後,美國2003年出兵伊拉克,僅根據布希政府提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含糊證據,還指證「基地」恐怖組織與伊拉克總統海珊有密切關連,但打垮海珊獨裁政權後,伊拉克的權力真空讓「伊斯蘭國」之類的恐怖組織趁虛而入,擴大勢力。

佛林也坦承,美國在2004年犯了天大錯誤,當時美軍在伊拉克法魯加(Falluja)地區逮捕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到了同年12月把巴格達迪和一大群囚犯釋放,因為認為他們是「危險性低」,結果巴格達迪卻成了「伊斯蘭國」的首腦。佛林說:「我們太蠢了,當時不明白我們抓到的是怎樣的人物。」

佛林退役前被歐巴馬總統提名為美國國防情報局局長,但他對歐巴馬的策略和言詞也直率批評,佛林曾接受半島電視台訪問,對於歐巴馬公開表明要「打擊並最終消滅」伊斯蘭國,佛林覺得不妥,他說,美軍可以「打擊」伊斯蘭國,但無法「消滅」伊斯蘭國。「我們可能只是逼迫伊斯蘭國改名生存,但永遠無法消滅這個組織,他不該用這種字眼,這樣說不正確,可以更精準一下。」

法國巴黎遭遇恐怖攻擊,佛林批判歐巴馬的外交政策「不專業」,對於今天走到這種田地,他認為美國也要負起相當責任。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戰爭其實也是生存的一種方式

美國這個國家的強大,是由於有三大支柱,貨幣、科技、軍事,實際上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真正支撐美國的是貨幣和軍事,而支撐貨幣的則是美國的軍事力量,全世界所有國家軍隊的打仗都是燒錢,但美軍打仗雖然也燒錢,但它卻能一邊燒錢一邊賺錢,這一點其他國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國可以通過打仗獲得巨大的利益,儘管也有失手的時候。

先說伊拉克吧,美國人為什麼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裡想到的都是石油,美國人真的是為石油而戰嗎?錯,美國人如果為石油而戰的話,那麼在打下伊拉克之後,為什麼不從伊拉克拉運走石油?而且油價從戰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飆升到戰後的149美元一桶,美國老百姓並沒有因為美軍佔領了伊拉克這樣的產油國而享受低油價,所以說美國打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美元。

道理非常簡單,為了控制世界,美國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為了讓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國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棋,讓美元與石油掛鉤,通過脅迫OPEC的主導國家阿拉伯,實現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結算,在產油國打仗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油價飆升,油價一飆升就意味著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戰爭前你手裡有38美元,理論上講,你就可以從油商手裡買走一桶石油,現在這場戰爭把油價打高了4倍多,達到149美元,你手裡的38美元就只夠買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著你還差100多美元,怎麼辦?你只能拿自己的產品和資源去換美元,而這時美國政府就可以理直氣壯、光明正大、名正言順地印美元,這就是通過戰爭,通過在產油國打仗打高油價,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

而美國在伊拉克打仗還不止這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是在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當年小布希為什麼一定要打伊拉克?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海珊以為抓住了在美元和歐元玩火的機會,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宣佈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將用歐元結算,它產生一連串的示範效應,俄羅斯總統普京、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委內瑞拉前總統查維茲,紛紛宣佈自己國家的石油出口結算也用歐元結算,這還得了?所以說伊拉克戰爭非打不可,有些人認為這麼說太牽強了,但美國攻下伊拉克之後還沒抓住海珊,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發佈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佈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從歐元結算改回用美元結算,這就是為什麼說美國人是在為美元作戰。

至於阿富汗戰爭呢?美國打阿富汗戰爭總不會是為了美元,是為了對基地組織的報復和對支援基地組織的塔利班的懲罰,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阿富汗戰爭是在「911」之後一個多月打的,應該說打得很倉促,打到一半時美軍就把巡航導彈打光了,而戰爭還在繼續,美國防部不得不下命令打開核武器庫,取出1000枚核巡航導彈,摘下核彈頭,換上常規彈頭,又打了900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來,這明擺著證明這一場準備得非常不充分,因為美國已經等不及了。

21世紀初期,美國作為一個產業空心化的國家,每年都大約需要有7000億美元的淨流入才能過日子,可是911後一個月內,全球投資人對美國的投資環境惡化,3000多億的熱錢離開了美國,這就迫使美國必須儘快打一仗,這一仗不僅是要懲罰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還要給全球投資人一個信心,隨著第一枚巡航導彈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炸響,道瓊斯指數一天之內回升600點,到年底大約有4000多億美元回流美國,這不正說明,阿富汗戰爭同樣是為美元而戰,是為資本主義而戰。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中東賴以維生的黑金

石油為現代工業提供了能源和原料,號稱「工業血液」。中東等地區產油國的收入主要來自於石油,對於他們來講,石油堪稱「黑色金子」。伊拉克的石油儲量佔世界的九分之一,伊拉克成為世界群雄逐油的大舞台。從薩達姆入侵伊朗和科威特,到美軍推翻薩達姆,一系列波瀾壯闊的戲劇都是圍繞着石油展開。

為爭石油 歐美反目

「黑金」的誘惑力的確是難以抗拒。薩達姆先是在美國的支援下出兵搶奪伊朗石油。在伊朗損兵折將之後,為了奪取科威特石油,薩達姆不惜對抗美國,結果在海灣戰爭中被美軍逐出科威特。為了擺脫國際社會的經濟制裁,薩達姆用「黑金」來拉攏歐洲國家,法國、德國和俄國是主要受益者。法國大石油公司得到開發伊拉克南部兩大油田的合同。以40美元一桶的價格來計算,南部兩大油田儲藏的石油價值上萬億美元,真是一塊大肥肉。德國是伊拉克的主要貿易國,德國公司在伊拉克享受優惠待遇。俄國石油公司得到價值40億美元的合同來開發伊拉克油田。在2002年,俄國和伊拉克簽署了價值400億美元的經濟協定。美國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伊拉克的「黑金」都落入歐洲國家的口袋。在2003年,美國決定攻打伊拉克。

欠巨債千二億美元

為了出師有名,美國需要聯合國表決支援。法國、德國和俄國眼看自己在伊拉克的經濟利益將要泡湯,不惜和美國反目,聯合起來阻止美國出兵。結果美國和法國吵成一團,美國人又是抵制法國產品,又是要給「法國炸薯條」改名。美國佔領伊拉克之後,歐洲國家不僅損失了石油利益,在伊拉克債務上也只好忍痛割肉。

經過長期的戰爭之後,伊拉克欠下1200億美元的國際債務,歐洲和海灣國家是主要債主。佔領伊拉克之後,美國敦促各債務國減免伊拉克債務。2004年底,伊拉克政府和由法、德、俄等國組成的巴黎俱樂部達成協定,巴黎俱樂部將伊拉克債務削減八成,400億美元的債務伊拉克只需償還80億。伊拉克欠海灣和東歐國家六百多億美元。美國也在向海灣國家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大幅度減免伊拉克債務。美國幫助伊拉克減少上千億美元的債務,有利於伊拉克的重建,在伊拉克重建的工程中,美國公司可以大展身手。

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是伊拉克的三個主要族群,遜尼派一直居統治地位,薩達姆領導的復興黨是執政黨。這次美國進軍伊拉克,什葉派和庫爾德人歡迎美軍,主要抵抗力量是遜尼派。但最初遜尼派官員和軍人的抵抗十分有限,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復興黨沒有積極地抵抗美軍,結果還是遭到美國佔領軍的大清洗,激起遜尼派的反美暴動,復興黨官員成為暴動中的重要領導力量。很多人認為清洗復興黨是美國的嚴重失誤,在大選時,克里指摘小布殊領導不力。冤有頭,債有主,伊拉克的債務是復興黨政府欠下的,如果繼續任用復興黨官員,那麼如何能賴掉上千億美元的債務?

應研發石油替代品

不僅大國之間對石油資源你爭我奪,一些產油國內部也為「黑金」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不患貧,患不均,在非洲貧困國家蘇丹,各派勢力為爭奪石油財富而混戰不休。蘇丹北部人口信伊斯蘭教,南部人口信基督教。蘇丹南部發現石油之後,位於北方的蘇丹政府軍出兵搶油,爆發內戰。

經過20年的內戰之後,在2004年初,蘇丹北方政府同意和南方分享石油財富,雙方結束戰爭。可是接下來北方達爾富爾地區的黑人穆斯林也揭竿而起,要求同蘇丹政府分享石油收入。蘇丹阿拉伯民兵殘酷地鎮壓達爾富爾地區黑人,又是一場人間慘劇。為了穩定石油市場,美國敦促聯合國制裁蘇丹政府,迫使蘇丹盡快結束戰爭。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進口石油的比例逐年增加。世界石油市場受經濟因素和政治因素的雙重影響,有時會激烈動盪,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風險。美國和巴西積極用乙醇、豆油等可再生能源來替代石油,降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能源的多樣化,開發石油的替代品,將有利於降低能源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和穩定地增長。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樓價過高的現象

林達民在公開場合說銀主盤的增多不代表樓價過高。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就是這樣。

到現時為止,生物界中的母親還只有雌性。

樓價是否過高,大家可以說是相對性的,因此沒有高低之別。

不過,以我個人來說一定是過高。

我的收入在過去十年、廿年無疑是有些微增長,但樓價已是某時期的幾倍,莫要說沙士時的價格。

第二,看看恆指上一個高位,看看97年樓價的高位,比較一下大家手上的股票,十年來賺到幾多,十年前的單位,現在又升了多少?

Sorry,納米單位我還有能力買,150呎實用那種,稍貴一點,到我歸天那日,我也無份。你地說咁都不算貴。

林達民,「邊度貴呢?買啦,蠢仔。」

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

這是個悲哀的時代,狗官拿的月薪比很多人的年薪要多許多,他們的工作卻是破壞

教育局局長任命日本方面的人選,引起哄動。其他的部門不會,單是這個,好像一座牢房,籠裏的囚徒特別關心換了哪一個獄卒,一宣佈派某某人來,囚徒奔走相告,還一齊敲打飯盅,擁到門前一齊張望,一片喧騰。

特區二十年,「教育」辦成這個樣子,實教人望之淒酸。

特府二十年不懂教育是什麼……

首先只知道一上台,就手癢癢的想挪掉英國人留下的「英語教育」!

然後,蓄意將高中五年、預科兩年的英制拆軌;

然後,又是「母語教學」──「母語」是北方普通話,還是二千年傳下的嶺南粵語,又摻入了中國政治,論爭不已──又推出一大堆抄襲自西方國家教育學術理論的名詞:「人本教育」、「博雅教育」、「生涯規劃」、「快樂學習」,抄來抄去!

高官和有錢佬的仔女一直輸送去英美讀書,一個個爛攤,丟給住在屯門、觀塘、天水圍的香港平民!

再加碼「國民教育」,叫你優先學習升旗禮和基本法──請注意,薄瓜瓜和許多香港中環愛國精英的子女就讀的英國哈勞、溫徹斯特,甚至伊頓,是從來不升五星旗,也不必學習「基本法」的──二十年來,再智障和傻B的香港家長,也心知特區的一連串「教育政策」只是一系列七拼八湊沒了沒完的騙局。

為了防止家長毛躁,特府只有不斷推出這個社會最熟悉的一個「錢」字,也就是「數字」(Figure)來搪塞:

五十億「新增教育資源」、「實現幼兒免費教育」、「我們的教育預算由十年前的四百五十億增加到八百七十五億」etc,etc

企圖令迷信數字的中國人家長覺得「進步」。

但是接受過西方常識邏輯教育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動不動就崇拜的所謂「大數據」,甚為淺陋:

增加了的錢,花在什麼地方?由什麼人來分配執行?教育的質素和方法,有何改進?數量(Quantity)不是關鍵,質量(Quality)才是!!!

蒙混二十年,一個敗局,人人清楚,窮得只剩下錢。

中港有錢有權的都將子女往英美塞送,在人家的大學和中學,引起了廣泛而不宣之於口的鄙視。

英國的寄宿學校,當地鬼仔如果跟你還玩得來,交底幾句心裏話,都問:

「唏,香港已經不是我們英國的殖民地了,中國也跟我們沒關係,為什麼你們的父母總是不停地將孩子送來我們的國家,佔我們的學額?我知道你們交得起學費,你們有錢,但你們中國人有三千年文明,又是孔子又是什麼的,難道不懂得教育?你們到底有什麼問題?(What's wrong with you Chinese?)」

這個問題,近年在校園漸普遍,你的子女可以裝聾作啞,可以當做「種族歧視」,可以向校長投訴。

However,這恐怕不是李小龍和葉問在銀幕上打低了幾個鬼佬之後,嘿嘿,滿院的掌聲能解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