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極之極之極之嚴重的社會問題!!!

只有六十呎的居住空間是個怎樣的概念?一概就是打開門,就可一眼盡覽的大小。

五十多歲的林太,一家三口同住在葵芳致華工廠大廈十三樓其中一個劏房內。在平台眺望鄰近的公屋屋邨,林太也不禁概嘆:「唉,真係想上公屋。」

雖然已經輪候公屋五年,但仍遙遙無期。「其實我都唔鍾意住喺工廈,都係貪佢平!我們去搵屋,搵唔到,都要四、五千蚊,我們邊到負擔得起?」這個六十呎的空間,月租二千二百元,林太一家一住就住了一年九個月。也未想過要搬,因為這裡比他們之前所住的劏房已經大一倍。林太憶述:「最初住鰂魚涌嘅劏房仲細,得呢到嘅一半,親戚介紹呢到俾我,覺得呢度都不錯。」

別說活動空間,這劏房連儲物空間都沒有,而且租戶還要共用廚房和廁所。走在走廊,可以看到各家各戶把家中雜物都放出來,有油鹽調味架,有洗衣盆,也有兒童單車和波鞋。廚房和廁所是共用的,衛生情況一般。煮食的地方在戶外,原來有片瓦遮頭,但後來也被業主拆去。而廁所只有三格,供十多伙人共用。

或者你我會覺得這樣的居住環境並不理想,但據統計全港現時約有一萬人正住在工廈劏房。當基層連劏房的租金都不再負擔得起時,有不少人會轉向違法的工廈劏房。

真係好勞氣!!!

呢d case真係有無搞錯!!!點可以發生在香港地???

政府一律話係供應不足惹的禍。放屁!雖然一手樓二手樓既供應係會影響到樓價,但都要睇下比重,如果有人真係租唔到樓,或者買唔到樓,又咁橋搵好耐都搵唔到心儀的單位,這不得不說是供應問題。不過,大前題是呢個人or家庭本身是交得起租,買得起樓。而上述既問題(上樓為其中一個解決方法),絕對不是供應不足而產生出來。

現在港府既做法便是高價賣地,瘋狂增加高價樓房既供應,呎價講緊萬七蚊起!另一方面就係起公屋。那是我強烈認為已過時的政策。我仲未得閒炮轟什麼什麼富戶政策。

住劏房既問題,係由下列因素而成:

1) 收入 vs 樓價租金

極低既收入點撼高樓價高物價!政府有監管物價的部門,但做過咩?有無發展不同產業?除左鼓勵炒賣同走精面,投靠大陸(非法利益集團中國共產黨),現在香港人仲識乜?助港人增加收入,引入競爭,有效調控物價,長遠而言才能利民。

2) 教育問題

港府出十二分力去推國民教育,但真正既教育,同埋發展新科技同新技能,係無咁滯。呢d窮人點走出來?佢地無機會好好受好既教育,收入唔會有改善啦,淨係睇免費報紙,畀人洗腦,兼排隊輪米輪月餅,你地話有咩將來?

3) 生育問題

窮到褲穿窿,仲生咁多件?雖然生兒育女係人權,但又唔見中國同香港有其他好基本既人權喎。我諗我都講錯,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就係唔畀生育有自由。生多生少除單純看自身經濟能力,其實都會同教育程度成反比,教育水平不高的夫婦生埋一大竇既例子好多。

4) 單程證審批權

我真係唔撚想多講,我諗好多香港人都好反感。先不談數字或者佢地用咩標準去批,但點解唔係由移民目的地既政府和人民話事既???中共係沒有最荒謬,只有更更更更荒謬!

5) 違例劏房

呢個係法律問題,反映左政府沒有認真執法。沒有劏房就不會鼓勵劏房客,沒有人租劏房,也不會鼓勵業主違法劏房。此乃惡性循環。誰不知那裡不安全,火燭燒死就算,鬼叫你窮咩,好過要露宿街頭。

好坦白講,公屋都不是平許多,就是一千蚊和兩千蚊的分別,我們是在討論2017年發生在香港的社會問題嗎?我以為我們還在六七十年代。如果不快樂,一家人跟住羅文唱唱《獅子山下》。用黎代替國歌都唔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